大家好,上一篇簡介篇,對胡亥這個史上第一暴君作了簡單的介紹,這一篇聊聊胡亥即將當上皇帝前的一些事。在上一篇胡亥的簡歷裡,出生年份寫的是公元前230年“或”公元前221年,這裡又有一個或字,唉,可憐的胡亥,連哪年蹦出來的,都有人有意見。
歷史 23評論2020-10-13
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話,“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在時人眼中,秦始皇固然是個“暴君”,但也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人,因為從三皇五帝至今,還沒有一個帝王像秦始皇這樣,在短短十年裡,以摧枯拉朽之勢吞併了六個強大的諸侯國,並廢分封而立郡縣,將天下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迅速、徹底地統一中國。
歷史 61評論2020-10-13
在19歲親政,雖然名義上政權歸光緒,但是實際掌權人依然是慈禧,在戊戌變法後,光緒帝最終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臺,另對外宣稱光緒患病不能理事,終於在幽禁的第十年病逝。
歷史 78評論2020-10-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哦。沒錯,在古代,中書省作為正規的宰相機構,掌管制令決策,是中央最高權力機關~
歷史 55評論2020-10-13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明·錢謙益。南宋的歷史,源於靖康之難,終於崖山海戰,聽上去從開頭到結尾似乎都有些悲慘,更別說崖山海戰還有著“崖山之後再無華夏”的說法。不過“崖山之後再無華夏”可以算是一個“謬論”,最先提出這個概念的錢謙益本身就處於明清更迭時期,同時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生怕死之徒,當初他說這句話也不過是“說個大話”,以古喻今,表達一下自己對清軍的不滿。
歷史 70評論2020-10-13
漢武帝直接把大漢的威名遠播國外,並首次在軍事上戰勝了匈奴,奠定了“強漢”的基礎,於是才有了後世評價的“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漢朝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標誌。
歷史 81評論2020-10-13
她是蒙古部落貴族之女,在妙齡之際嫁給了皇太極,為皇太極生下最小的女兒,她隨順治帝從龍入關,來到繁華的京師,住進了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歷史 15評論2020-10-13
1657年,孫可望更是明火執仗,聚兵十四萬攻打李定國,兩人在曲靖大戰一場,結果雖然是不得人心的孫可望落單而逃,但也引發他就此降清,以雲貴川三省防務為投名狀,獻上“滇黔地圖”,明軍虛實,盡被洪承疇所知。
歷史 359評論2020-10-12
這句話多少顯得有些武斷,但如果用它去形容歷史上的那些大人物,恐怕還是有幾分道理的。縱觀朱棣的一生,他有兩大貢獻,很值得一說,而這兩大貢獻,一個被譽為“中國文化遺產”,是國家級的,而另一個則更被譽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級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朱棣的這兩大貢獻吧。我們開門見山,朱棣所創造的“中國文化遺產”,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一部大型類書,其收錄的古籍多達七八千種,上至先秦,下到明初,但凡成文之著作,皆被收錄,像什麼經、史、子、集、佛、道、戲劇、平話、農藝、工技、文學、藝術、醫藥、占卜,等等等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歷史 51評論2020-10-12
譚延闓本可以與宋美齡結為連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為了妻子臨終的一句遺言,婚姻的紅地毯終為他人鋪設,卻也與宋美齡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歷史 89評論2020-10-12
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始,至崇禎帝朱由檢終共歷16帝計276年。但是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的明朝皇家陵園卻被稱為明十三陵,為什麼十六帝只有十三陵呢?
歷史 73評論2020-10-12
我們都知道,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然,在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王朝執政。在這些時間裡誕生了很多的強大王朝,但是在將近這5000多年的中國歷史之中,要說誰最偉大,那肯定是開創王朝制度的始皇帝了。
歷史 29評論2020-10-12
然而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根本不可能消滅遊牧民族,人家四個蹄兒,你倆腿兒,就算一時打贏了,人家跟你玩遊擊,大草原上行蹤不定,再者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小孩兒馬背上長大,消滅又談何容易。
歷史 69評論2020-10-12
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它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在一定程度上,辛亥革命可謂是一場社會革命。甲午中日戰爭中,由於清政府戰敗,導致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國爭先恐後的向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公開掠奪中國的路權和礦權,使中國的的災難更加的嚴重。
歷史 63評論2020-10-12
從公元前219年開始,在他統治的短短11年間,就出巡了5次,但是,這5次出巡,是否都是為了國泰民生,為此,很多人持有疑惑。
歷史 70評論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