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看電影《八佰》了嗎?
你去四行倉庫參觀了嗎?
在電影《八佰》的海報中
有一面佈滿彈孔的牆
《八佰》海報
它的原型就是上海四行倉庫西牆
隨著電影《八佰》熱映,電影中的核心場景——上海四行倉庫,也迎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
四行倉庫高聳的牆面上佈滿彈眼,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看起來是如此刺眼,但也這是這些彈眼 ,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要牢記那段戰爭歲月。
一位女童站在牆角下凝望
臺上擺滿了遊客自發獻上的花
上海四行倉庫是一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始建於1931年,原是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的聯合倉庫,統稱四行倉庫。
該倉庫之所以聞名中外是因為1937年10月26日,在淞滬戰爭尾聲時發生在那的一場彰顯民族氣節的保衛戰。當時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擔任撤退掩護任務第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的戰士們連夜進駐上海四行倉庫,英勇抗擊日寇的瘋狂進攻整整四晝夜,振奮了抗日精神,這群堅守倉庫的戰士被稱為“八百壯士”。
戰鬥打得最慘烈的那面西牆
依舊保持著當年的面貌:
牆體剝落,紅磚外露,彈洞密佈
你甚至能依稀辨認出電影裡
陳樹生們綁著手榴彈跳下來的那個缺口
四行倉庫西牆
西牆按照原樣恢復
紀念館內雕塑還原當年戰鬥場景
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四行倉庫大致的結構沒有改變,外牆仍是當年的牆面,中體的一些部分則是後來重建的。
“至於西牆,戰爭過後曾經被修復過,那些彈洞都被堵上了,後來我們又根據當時的照片、資料,將西牆原樣恢復了。現在的西牆應該基本跟當年的樣子是一致的。”
謝晉元將軍像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展廳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
巧英吾妻愛鑑: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
上海四行倉庫序廳
謝晉元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
整個紀念館共分為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共六個部分。
往裡走,是全方位呈現這場戰鬥的老照片、舊報紙、謝晉元親筆信複製件,再現戰爭場面的油畫、塑像、模型等等。
紀念館內的模型和雕塑
還原了當年的戰鬥實景
展廳出口處的兩面牆上
密密麻麻布滿了人名
那就是“八百壯士”
遊客專程從外地趕來
“藉著熱點讓孩子銘記歷史”
丁成建是一位上海本地的年輕航拍視頻愛好者,他在上週看完電影后就預約了25日入館參觀。他說很早就知道四行倉庫,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來參觀。這次看完電影有了很大觸動,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敵寇,視死如歸的畫面讓他幾度落淚。蘇州河,西藏路橋,佈滿彈孔滿目瘡痍的倉庫西牆,這次他也是帶著航拍設備前來,希望能夠完整地拍攝一次四行倉庫,讓更多因為地域原因無法親自前來的人感受到歷史實景。
來自南京的徐女士正在廣場上給9歲的女兒拍照,徐女士透露,自己是看完《八佰》後才萌發帶著女兒來四行紀念館參觀的想法。一方面是自己此前也從未來過,另一方面是想借著這波熱點,讓女兒親臨現場感受歷史。“現在的小孩獲取娛樂信息的方式多了,卻似乎不怎麼關心歷史,我也想借著這個契機,讓小孩對抗戰史,對淞滬戰爭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讓她學會感恩,銘記歷史和先烈。”
在《八佰》中飾演上官志標的演員俞灝明也來到紀念館打卡,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打卡照片。
四行倉庫限流無法進入
公共區域內遊客自發獻花紀念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蔣善勇介紹,電影開播前,暑期平均每天的客流量保持在1000至1500人。
隨著電影開播,客流量與日俱增,甚至有遊客專程從外地當天來回趕來參觀,感受歷史,致敬烈士。出於防疫需求,當前展館每天最多接待遊客數量為2500人,並需提前線上預約。
蔣善勇表示,遊客們都是帶著對這些為了民族獨立和抗戰勝利獻出生命的民族英雄和抗戰英烈致敬的情懷來參觀的。
即便預約名額早已告罄,但由於倉庫西側的晉元紀念廣場和西牆是公共區域,很多遊客即便知道無法入館,也依舊專程慕名而來,在西牆下注目凝望,有人還會自發獻花,表達自己對英雄的緬懷和崇敬。
來源:上觀新聞